接受台湾《中国时报》专访称:不知谈啥,何必着急?
东南网-海峡导报4月22日讯(概括环球网、台媒4月21日报道) 台湾《中国时报》21日刊登对马英九的专访文章,内容包括两岸政治对话、两岸两会(海协会、海基会)互设就事处,以及“特赦”陈水扁与国民党内2016年接班人等抢手议题。
马英九第二任期内,两岸能否可以翻开政治对话,成为外界查询关键。马英九标明,大陆对此已标明应“稳中求进步”,不会给任何压力;而两岸现阶段仍有互设安排等更火燎的事,且台湾与大陆的政治对话机缘仍不老到,“咱们都没有一起的定见,那又何必急?”
“两岸政治对话机缘仍不老到”
马英九认为,两岸以前商洽了18项协议,多少会碰到政治疑问,但都处置了;若分外要进行政治对话,“那要谈啥?”
他说明,以前5年阅历证明两岸可以平缓稳定地发展下去,若要在政治上做啥,台湾的机缘没有老到,虽然外界有许多人再三标明两岸应进行政治对话,但没有人实在说清楚具体该谈啥,已然咱们没有一起的定见,“那又何必急?”
至于能否可以谈论平缓协议或中程协议,马英九说,那些都是教授定见,如今两岸有更火燎的事,例如互设安排。
马英九认为,他对两岸政策的做法是稳健但务实、可以看见作用的,其时两岸正商谈互设安排,教育和各方面的交流增加,若年底ECFA(两岸经济合作布局协议)商洽能把货品买卖谈完,整个方式都会不一样,“有没有政治对话就没有那么大不同”。
“两会互设就事处功用比名字重要”
其时,两岸正就两会互设就事安排翻开洽谈,安排定位也在台湾“修法”过程中致使谈论。马英九标明,两岸互设就事处有必要依据平等互惠原则,也不必明定安排人员的身份,只需说明安排人员具有一定的身份和确保,以及实行业务的功用,“便是一个分外的安排”。
马英九标明,其时两岸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互设就事处,两岸每年有700万人次交游,大陆对此需求的火燎程度较台湾有过之而无不及;若能履行,两头交游会“很不一样”。马英九说,台湾方面介怀安排能否具有功用,而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。
“‘国民党2016谁接班’疑问未闪现”
2016年,国民党内谁将接班,这个疑问一直是台湾政坛的抢手议题。马英九对此标明,自己对党内的同仁天公地道,将来谁出线依初选机制来抉择。马英九指出,自己不会分外选拔谁,更没有分外的安排,这也是其时停止最合理的办法。
因为身边亲信接连涉贪,加上严肃议题饱受争议,不少人也认为马“政府”现已提前面临“跛脚”,但他认为,“美牛”案其时,也有许多当地首长和“立委”揭穿敌对,那时比其时的这个疑问还要严肃,但后来也都顺利处置。
至于即将来临的 “七合一”推举,马英九则说自己没有有任何处置、安排,至于投入“六都”(台北、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台南、桃园)的,能否代表无缘2016“总统”大位,他认为,“这个疑问还没有出现”。
“若特赦陈水扁,疑问会许多”
陈水扁日前被移送到有243坪(1坪约等于3.3平方米)空间的台中培德病监,有人将他的境况,比喻为当年的张学良。但马英九对这样的说法不认为然。马英九指出,张学良没有违法,被软禁时还可以去许多当地,和扁状况很不一样。
他侧重,张学良并没有违法,至少司法没有断定他有罪。以前有人曾建议他比照张学良方式来处置扁案,但这说法让他“哭笑不得”,因为“拿这种案子,我无从效法”。
此外,被问到若陈水扁甘愿认罪、抱愧,能否会考虑“特赦”?马英九则答复,陈水扁触及10个司法案子,其间6个已定谳、1个还在侦查,若让扁脱离监狱,他很可以又因为其他案子遭到羁押,这样的做法疑问许多。若全部案子都告一段落,马英九则以“假定性疑问”选择躲避。
对外界指控他黑手介入司法,马英九说明,自己未就任前,前“总统”夫人吴淑珍就被传讯17次,陈水扁被申诉时,他也不是“总统”,全台湾有这么多案子,他根柢无从指示起。
关于扁案,他侧重自己会坚持“不过问”的情绪,因为扁若有罪,绿营会骂他操控司法,若扁无罪,蓝营也会呵斥他作业做欠好,因而对扁案,他不会下任何教导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