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婆婆今年60岁,唯一的儿子目前31岁,大学时便结识了现在的妻子。四年前,李婆婆和老伴东拼西凑借来37万,给小两口在小东门买下一套40多平米的精装小户,作为婚房。
然而,搬出去的儿子就像泼出去的水,变得一年到头不着家。“一来他是做桥梁设计的工程师,也确实很忙,经常出差;二来吧,即便他在武汉,也极少会主动回家看看。今年过年,他也是去的女方家。”
这四年里,在李婆婆和老伴的强烈要求下,儿子媳妇偶尔也会回家一趟。“但回来了也不和我们说话,不谈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,也不谈什么时候要孩子,往往就是吃饭的点来,吃完便拍屁股走人。”由于想念儿子,李婆婆曾经提出到儿子出差的城市去看望照料他,却也被拒绝。
做了一辈子菜农,没有单位和退休金,如今老两口就靠每月时有时无的千元房租度日,从来不见儿子媳妇给生活费。去年,李婆婆的老伴患胃出血,后被确诊为胃萎缩,多次沟通加上大发脾气,儿子媳妇才拿出5000元医药费。“但结果就是,两人对我们越发冷漠。最近一次见面,媳妇在我面前给儿子打电话,称呼我时甚至都不喊我妈,而是直呼我的名字。”李婆婆询问:“我能不能为冷暴力讨个说法?能不能查清楚儿子到底有多少收入?”
昨天,记者咨询律师后了解到,由于法律暂时没有对冷暴力进行相关定义,而且家庭冷暴力的取证非常困难,因此即便是夫妻离婚诉讼方面也没有相关法律参考,更别提母子或婆媳关系维权。但与此同时,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的义务,李婆婆在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情况下,可以通过诉讼途径,要求子女按月给付赡养费。